3月20日,“985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小吃” 的话题登上热搜。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土豆泥,在网上引起热异。
据封面新闻报导,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北门的摆摊队伍里,一个卖土豆泥的年轻“老板”格外引人注目。
摊主费宇一年前还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系的研究生。去年2月他决定退学,在家待业一年,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最后决定摆摊。
自3月10日正式摆摊以来,费宇已经组建起两个粉丝群,群里绝大多数都是他的校友,他表示,“第一天来支持我的人里面,熟人非常多。一个多小时就卖光了所有土豆泥,营业额有700多元。”
面对亲友的不认同和世俗眼光,让费宇承受不少压力,他坦言, “爸妈会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有点丢脸吧。”他们觉得,读了这么多的书,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,现在选择去摆摊,太可惜了。
近些年,中国经济不断下滑,大量毕业生面临“毕业即失业”的惨况。
浙江失业青年张怡(化名):“我的家族,我是第一个大学生,第一个研究生,当我爸知道我失业之后,先比我郁闷了好几天,我还得去安慰我爸,你放心啦,不愁你吃穿,我爸现在都还瞒着别人说我在上班,失业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吗?”
刚过30岁的张怡(化名)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,985名校硕士毕业后,在一家大厂担任产品经理多年,今年怀孕生产遭到裁员,目前想创业又苦无门路。
3月9日,中共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在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声称:“今年应届毕业生、高校毕业生是1222万人,脱贫人口、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。还有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,就业总量压力不减,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。”
在中国知名的在线招聘平台“智联招聘”发布的报告中,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从前一年的57.6%下降至55.5%,意味着接近半数的毕业生都失业。
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(DAVY J.Wong):“最根本的是中国的经济根源问题没有解决。过去十年失业率不断升高的原因,还是根源于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问题。第一个就是民营经济活力越来越差,不断的国进民退,压缩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,而民营企业却担负着解决80%左右的就业问题,因此它本身是一个矛盾体。”
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许多高学历的人才不得不“降维就业”,去做一些被人们认为“不匹配”的工作。
3月20日,“985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小吃” 在网上再次引发热议。有的说,“年轻嘛,不怕试错成本。”更多的则表示,“985研究生退学无论如何有点可惜了⋯⋯” “就算净收入是700每月也就是2万不到。”
还有的批评陆媒,“做餐饮,日营业额700元都可以拿来吹了?” “营业额又不是利润。” “第一天熟人捧场的营业额也值得一说吗?” “别闹,做够一周再看看。这种没门槛的生意,差不多一周就一堆同质化的和你竞争,然后就准备价格战和盘外招了。” “关键是这种工作的可持续性如何呢?”
还有的说,“读了书也可以做这些,不读书你以后不做这些后面能做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少。别鼓吹辍学了。”